形容人非常困难的成语(70个)
- 1、
- 2、
黯然失色 [ àn rán shī sè ]
释义: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- 3、
跋前踬后 [ bá qián zhì hòu ]
释义:跋:踩;踬:被绊倒。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,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出处: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卷十二·近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
- 4、
- 5、
- 6、
悲痛欲绝 [ bēi tòng yù jué ]
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- 7、
- 8、
- 9、
- 10、
- 11、
- 12、
- 13、
- 14、
- 15、
- 16、
- 17、
- 18、
荆棘丛生 [ jīng jí cóng shēng ]
释义:荆棘:荆条蒺藜;丛:聚集成堆。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。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,困难极多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8回:“此时家难未靖,荆棘丛生,一经还乡,存亡莫保,臣稍知利害,岂肯自投罗网。”
- 19、
进退无路 [ jìn tuì wú lù ]
释义:前进无路,后退也无路。形容处境十分困难,进退两难,无处容身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刘季章》:“吾道不幸遽失,此人馀子纷纷,才有毛发利害,便章皇失措,进退无门,亦何足为轩轾耶。”
- 20、
- 21、
- 22、
- 23、
- 24、
- 25、
- 26、
- 27、
- 28、
千钧一发 [ qiān jūn yī fà ]
释义:比喻情况万分危急。
出处: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夫以一缕之任,系千钧之重,上悬无极之高,下垂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,犹知哀其将绝也。”唐·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
- 29、
燃眉之急 [ rán méi zhī jí ]
释义:燃:烧。火烧眉毛那样紧急。形容事情非常急迫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:“问:‘如何是急切一句?’师曰:‘火烧眉毛。’”《文献通考·市籴二》:“元祐初,温公入相,诸贤并进用,革新法之病民者,如救眉燃,青苗、助役其尤也。”
- 30、
日暮途穷 [ rì mù tú qióng ]
释义:暮:傍晚;途:路。天已晚了,路已走到了尽头。比喻处境十分困难,到了末日。也形容穷困到极点。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唐·杜甫《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》:“几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穷。”
- 31、
日暮途远 [ rì mù tú yuǎn ]
释义:暮:傍晚;途:路。天已晚了,路已走到了尽头。比喻处境十分困难,到了末日。也形容穷困到极点。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日暮途远,人间何世。”
- 32、
- 33、
- 34、
- 35、
- 36、
- 37、
土崩瓦解 [ tǔ bēng wǎ jiě ]
释义:瓦解: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,分解为四,即成瓦,比喻事物的分裂。象土崩塌,瓦破碎一样,不可收拾。比喻彻底垮台。
出处:《鬼谷子·抵山戏》:“君臣相惑,土崩瓦解而相伐射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之积衰,天下土崩瓦解。”
- 38、
无精打采 [ wú jīng dǎ cǎi ]
释义: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小红待要过去,又不敢过去,只得悄悄向潇湘馆,取了喷壶而回,无精打采,自向房内躺着。”
- 39、
- 40、
- 41、
- 42、
- 43、
- 44、
一发千钧 [ yī fà qiān jūn ]
释义:发:头发;钧:古代的重量单位,合三十斤。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。比喻情况万分危急。
出处: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夫以一缕之任,系千钧之重,上悬无极之高,下垂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,犹知哀其将绝也。”唐·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
- 45、
- 46、
- 47、
- 48、
- 49、
- 50、
穷鸟入怀 [ qióng niǎo rù huái ]
释义:穷鸟:困窘的鸟;怀:投入怀抱。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:“政窘急,往投原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政投原曰:‘穷鸟入怀。’原曰:‘安知斯怀之可入邪?’”
- 51、
- 52、
- 53、
- 54、
- 55、
- 56、
- 57、
- 58、
- 59、
失魂落魄 [ shī hún luò pò ]
释义: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- 60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