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柯玉柱夜成行的拼音
拼音 jīn kē yù zhù yè chéng háng
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
金柯玉柱夜成行上一句:
欲知帝女熏天贵
金柯玉柱夜成行出自哪首诗?
唐代诗人 徐彦伯的《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》。
全诗原文:
凤楼开阖引明光,花酎连添醉益香。
欲知帝女熏天贵,金柯玉柱夜成行。
金柯玉柱夜成行的意思:
金柯的意思
玉柱的意思
⒈ 石柱的美称。
引唐 杜甫 《朝享太庙赋》:“升降之际,见玉柱生芝。”
宋 王仲旉 《南都赋》:“金铺绚日,玉柱凌烟。”
明 李梦阳 《秋怀》诗:“雕阑玉柱留天女,锦石秋花隐御舟。”
⒉ 玉制的弦柱。亦指代琴、瑟、筝等弦乐器。
引《文选·江淹<别赋>》:“掩金觴而谁御,横玉柱而霑軾。”
李善 注:“琴有柱,以玉为之。”
唐 杨巨源 《雪中听筝》诗:“玉柱泠泠对寒雪,清商怨徵声何切。”
南唐 冯延巳 《蝶恋花》词:“谁把鈿筝移玉柱,穿帘燕子双飞去。”
清 汪懋麟 《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》:“朱弦调玉柱,铁拨转檀槽。”
⒊ 指额上隆起的筋肉。
引《隋书·高祖记上》:“额上有玉柱入顶,目光外射。”
⒋ 筷子的美称。
引南朝 梁 庾肩吾 《长安有狭斜行》:“三子俱来宴,玉柱击清甌。”
⒌ 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。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。
引元 无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鼻窍中两行玉柱,头直上万道金光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祖》:“更数日而往,则玉柱下垂,坐化已久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一回:“进去看他一看,只见他两条玉柱拄在膝上,不知从几时圆寂去了。”
⒍ 中指的别称。
⒎ 山药的别名。
引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四:“道人 沉天休 尝言:‘顷年採药其中,见一藤引蔓甚远,而叶亦特大,疑其非也,乃共掘之,大如柱,长数尺,盖亦山药也,大茎可享半月,戏目为玉柱。其后玉柱之名稍著……鬻山药者,利其易售,皆冒玉柱之名。’”
⒏ 馒头的别名。
引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饮食·馒头》:“《汇苑详注》:玉柱、灌浆,皆馒头之别称也。”
夜的意思
夜【丑集下】【夕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寅謝切《正韻》寅射切,
耶去聲。日入爲夜,與晝對。《夏小正》時有養夜。《註》猶言永夜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寤氏》以星分夜,以詔夜士夜禁。《衞宏·漢舊儀》晝漏盡,夜漏起,省中黃門持五夜。《註》晝有朝禺中晡夕,夜有甲乙丙丁戊。漢制,金吾掌宮外,戒非常,惟元夜弛禁,前後各一日,謂之放夜。
又宣夜,窺天之器。《蔡邕·釋誨》言天體者有三,一曰周髀,二曰宣夜,三曰渾天。
又夜明,祭月之坎。《禮·祭法》夜明,祭月也。
又武宿夜,武舞曲名。《禮·祭統》舞莫重於武宿夜。
又子夜,晉曲名。《樂府·解題》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,其聲甚哀。
又國名。西夜,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,見《前漢·西域傳》。
又夜郞,在播州。見《蜀記》。
又《史記·夏本紀》桀鑿池爲夜宮。
又使夜,漢宮官名,見《外戚傳》。
又不夜,城名,在西夏。《杜甫詩》無風雲出塞,不夜月臨關。《邵氏聞見錄》無風塞,不夜城,西夏有其地,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。《齊地記》齊有不夜城,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,萊子立此城,以不夜爲名。
又墓穴曰夜臺,一曰長夜。《古詩》築此長夜室。
又嘉夜,草名。《前漢·禮樂志郊祀歌》俠嘉夜,蘭芳。《註》俠挾同。嘉夜,芳草也。《楊愼·轉注》作液,非。
又姓,見《通志》。
又《集韻》夷益切,音亦。東海縣名。
又他歷切,音惕。列子湯問篇,師曠方夜擿耳,俛首而聽之,弗聞其聲,見《古今轉注》。
又通御韻。《屈原·離騷》吾令鳳凰飛騰兮,繼之以日夜。飄風屯其相離兮,率雲霓而來御。
又古通箇韻。《琳·武庫賦》千徒縱唱,億夫求和,聲訇隱而動山,光赫赫以燭夜。字書
作叶,非。
又叶羊洳切,音豫。《詩·唐風》夏之日,冬之夜。叶下居,居音倨。
又叶以灼切,音龠。《詩·小雅》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叶下惡。《說文》夜舍也,天下休舍也。从夕,省聲,亦作
。
成行的意思
⒈ 准备起行;动身。
引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诸侯既有成行,必不战矣。”
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:“时 南郡王 义宣 求留 江陵,南蛮不解,不成行。”
清 戴名世 《丙戌南还日纪》:“明日 周君 薄责牙侩,而赁肩舆二,余辈乃得成行。”
史靖 《山城的荣哀》:“他暂时还走不了,因为路费和交通工具的限制使他无法早日成行。”
⒉ 排成行列。
引晋 傅玄 《杂诗》:“繁星依青天,列宿自成行。”
唐 杜甫 《赠卫八处士》诗:“昔别君未婚,男女忽成行。”
何为 《北海道开拓者的踪迹》:“沿途成行成条的落叶松浓荫遍地。”